异型钢管生产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大力开展金属变形规律、正确进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充分发挥生产潜力、提高产品质量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也是当务之急。近十年来,随着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展,国内对不同材质、不同规格、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不锈钢异型管需求猛增;加上不锈钢管高附加值的吸引,生产不锈钢管材的企业从80年代时的十几家发展到目前的400多家,综合生产加工能力超过100万吨,实际产量从1989年的5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39万吨;产量达5000吨水平的企业很少,多数是年产1000吨以下的小厂。
从目前异型管企业形势看,异型管行业呈现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中国异型管行业竞争模式从本世纪最初10年的行业平均利润25%以上的规模扩张竞争模式,转变为新一轮以知识、技术和人才为新支撑点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竞争模式,通过积极研发基于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利用技术进步来控制和大幅度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通过掌握专利技术、实施技术垄断来扩大产品利润空间,走节能、环保、循环型发展道路等途径,来推进企业实现新的发展。科技与人才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一发展趋势对异型管企业高端人才的使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的高要求和挑战。
非国有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反映了这一问题,人才竞争将不可避免。十二五期间,异型管装备结构调整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总体装备水平继续提高,必然带来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长。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4年人口红利将消失,新增劳动力不及退休人口多,低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工资水平将被迫上升。
异型管企业各类人员工资增长水平低于城镇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工资增长水平。从异型管企业盈利现状来看,大幅提高工资水平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民营异型管企业保持目前的工资增速,民营企业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与国有企业的差距逐年小,届时,国有异型管企业可能面临民营企业对技能工人的激烈竞争。
异型管结构调整和我国迈过刘易斯拐点出现的劳动力供需矛盾等因素都将改变企业对操作人员的使用和培养。须改变多数钢企目前实行的同岗同酬、岗变薪变的工资分配制度;须改变重学历资历,忽视对工人技能和能力培养的管理模式;须切实提高工人的待遇,迎接全方面的人才竞争。